吴海峰出席第九届中国(深圳)公司治理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2025-11-19 16:51 公司治理研究会 点击:

11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可持续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牛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吴海峰,在第届中国(深圳)公司治理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全文,一起来看:

《资本市场科技浪潮下的公司治理与市值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可持续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金牛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吴海峰
20251113

图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与各位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资本市场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市值管理与公司治理议题。当前,科技金融已成为国家“五篇大文章” 的核心内容,是金融强国战略的关键引擎,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接下来,我将围绕市场动态、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特点、科技公司市值管理国际经验、科技行业公司治理相关特色这四个动态展开交流

一、近期资本市场动态

今年,资本市场的核心主题聚焦科技领域,这是我国以资本力量重塑科技生态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早在2023年9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大文章,简称“金融五篇大文章。其核心就是如何使用金融去赋能科技,实现科技强国。近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也提出,金融要“加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同时“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主动适应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和科技型企业成长需求,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加强上市公司从准入到退出全链条监管,加快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以科技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强国战略将是未来中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是科技金融业务的核心闭环

今年资本市场最大的亮点就是,由于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A股市场与香港H股市场,皆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两年前香港上市的科技企业约100家,截至今年申报数量已近300家;从全球融资的金额来看,A股与H股市场的融资规模占全球总量的30%,与美国单一市场持平,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之一。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都通过海外资本市场走向国际,特别是香港,近期将近有6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与科技高度相关。为什么把香港定义为科技?大的战略方向是支持中小微专精特新企业通过香港市场完成从0到1的资本起步,鼓励香港上市科技企业回归A股做大做强,依托国内大市场与资本蓄水池,推动科技企业持续成长。目前,资本市场赋能科技企业已完成1.0阶段 ——通过制度创新欢迎科技企业上市融资,这只是走出了第一步,但如何实现从第一步到第N步的持续发展,帮助科技企业应对自身特性带来的挑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特点

资本市场要去赋能科技企业,首先要对科技企业有一个新的认识。与传统企业相比,科技企业具有高成长性、高研发投入、高无形资产比例,信息不对称、创新风险、平台外部性强等鲜明特征;在估值、股票表现上,科技公司较非科技公司有更强的成长特征、更高的估值、更大的股票波动。这些特征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表现上,呈现出三大特点:

1、是估值水平显著高于传统行业。无论是美国科技指数还是中国科技指数,其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均大幅领先其他行业。其中,中国在美上市科技企业市盈率约40,美国科技企业市盈率约45,远超通讯服务、公共事业等行业平均水平。高估值背后是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未来增长潜力的认可,形成 “高估值 — 融资扩容 — 研发投入 — 价值提升” 的良性循环。

2、是科技企业的不确定性很强。盈利不确定性、现金流不确定性,以至于其公司表现很强,同时股票的波动力很大。无论是美国的波动率还是全球的波动率均达到了26,远高于传统行业不到10的波动率。同时,科技企业市值高度集中,资本市场吸金能力很强。科技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扩张,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成长型基金和机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更看重未来的增长潜力,而非当期的盈利表现,从而实现市值增加。

3、是财务结构与盈利模式独特。在财务表现上科技股上市公司相较于非科技股公司,通常具有高研发投入、高无形资产比重、较高的市场成长预期,如根据苹果公司2024年财务数据和研究报告,苹果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R&D支出达23.6亿,苹果的无形资产密度达96.62%,全球排名第一,其资产构成几乎完全由IP、软件平台、品牌等无形资产组成,由其巨大的R&D投入创造的。通过高研发投入构建科技门槛与IP价值,形成 “研发-IP-财务回报” 的闭环。在收入确认模式上,订阅制成为重要创新,通过长期订阅合约将未来收入提前纳入财务核算,有效优化财务表现,增强投资者信心。此外,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企业业绩波动较大,如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表现分化、特斯拉季度现金流波动显著等,均体现了科技行业的动态竞争特性。

三、科技公司市值管理国际经验

与传统行业公司相比,不确定性更高。因此,科技公司在市值管理上往往更重视市值预期管理。由于科技股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更易受单一产品、技术或战略变动的影响,且因其高成长预期、高研发投入、高无形资产比率、业务模式快速变化(平台、网络效应)等,其面临盈利能力、现金流稳定性较低的问题。麦肯锡报告指出:对于高科技公司,一种常见估值方法是使用多场景概率加权(probability‑weighted scenarios)来估值,以应对不确定性;金融研究论文“Unpacking US tech valuations: An agnostic assessment”(剖析美国科技股估值)表明,尽管投资者担忧科技股泡沫,但从三阶段定价模型来看,美国前十大科技公司当前市场价格“似乎在可解释范围”内,因为其长期预期、AI 技术突破被计入。

在估值倍数方面,科技公司(尤其软件/平台/SaaS类)常以“收入倍数”、“营业额增长倍数”、市销率(PS)等高成长估值工具,而传统公司则更多基于盈利、现金流、市盈率(PE)、资产回报等指标。研究报告“Tech Company Valuation Multiples”报告显示:软件公司中 EV/Revenue 中值为3.0×、EV/EBITDA 为15.2×,而硬件/IT 服务则显著低于此。科技股公司日常的市值管理工具更多元化,广泛通过回购、股权激励、并购重组、投资者关系管理、专场分析师会、行业高端峰会等方式主动管理市值。其中并购重组是“做大市值”和锁定预期的重要手段。

龙头科技企业更偏好通过收购上下游或新兴领域“补生态”“讲新故事”,带来估值重估和持续市值增长。投资者关系(IR)部门在科技企业PPT“故事”包装、行业影响力塑造方面作用非常突出,能够主动影响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动。

四、科技行业公司治理相关特色

适配科技企业的发展特性,其公司治理呈现两大创新趋势:

1、“理工男” 治理

科技公司因为业务特性比传统公司更需要“专业化、动态”的治理结构。而传统非科技股公司董事会结构强调财务、运营经验,而非技术、创新专才。研究认为,技术市场的动态性质需要强大的IT领导层,有强大研发投资的高科技公司更有可能看到CIO任命与市场表现改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从而加强高科技环境中对CIO的需求。

2、双重股权架构

股权结构与控制机制更强调长期视野与风险承担。科技行业竞争激烈,意味着决策需要有较长时间视野。股权结构上,往往比传统行业公司更可能采用同股不同权制度中的典型安排——双重股权结构(Dual‑class shares)或创始人控制结构。

3、透明的治理根基

在强调技术专业性的同时,科技企业更需坚守治理透明原则。通过高质量信息披露,主动回应市场关切,避免因信息不透明引发信任危机。科技企业更广泛应用股权激励、期权计划,并允许员工或高管通过VIE、SPV等结构间接持股,提升团队参与感和创新积极性。而非科技企业激励机制以传统薪酬、业绩分红为主,股权和期权激励覆盖面有限,对人才吸引和保留能力相对弱于科技企业。股科技企业合规要求强调财务透明、事后诉讼保护,保障投资者能够有效维权(如美国完善的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港股侧重于上市前的结构性审核和信息披露,设有专门机制加强治理结构、重大关联交易及合规申报的前置管理,因此,在披露维度上,科技公司相对于非科技公司表现出:更高的披露需求、更大的透明度压力。海外案例表明,隐瞒业务问题、技术瓶颈等关键信息的企业,最终将面临市值大幅缩水的风险,这为我国科技企业治理提供了重要警示。

各位同仁,资本市场赋能科技企业是时代赋予的重大机遇,也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科技企业需立足自身特性,优化市值管理策略,创新公司治理模式,以高透明披露建立信任,以专业化治理驱动发展。希望本次分享能为各位提供有益参考,未来让我们共同推动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助力科技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由于时间有限,本次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END·
 

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会

期待您的加入

微信号:szgszlyjh